一、技术有了提升,行业成效显著
2010 年,益阳市纤维协会共为行业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17 人次;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2 次;选送了 3 名技术人员参加省级技术大比武;完成《棉纤维马克隆值与地理条件关系》论证研究;写出相关技术论文 4 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下到棉田 1 次;组织专业学术研讨会 1 次。纤维协会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大力提高了学术研究积极性,也同时提升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形成了一支以 12 名专业检验师为领头雁的技术队伍。
2010 年,益阳市纤维协会协助纤维所在 3 年的时间内建立了《益阳市纤维及纤维制品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通过省市经信委的验收。平台的建设,为行业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通过对企业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产品质量检验、企业升级改造、产品质量标准提高、科研合作和新产品开发、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有力促进了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二是通过平台的建设,使企业减少了检测与技术成本的投入,使企业按标准生产,质量体系基本得到保障。全年协会共服务行业企业 150 多家,通过共同努力,益阳市纤维及纤维制品行业产值达 80 多亿元,比上年增加了 1.4%, 我市行业企业的发展 , 纤维协会功不可没 , 一至得到行业的高度评价。
二、提升协会技术能力,推进地方经济服务
服务企业、服务民生、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一直是益阳市纤维协会的宗旨。无论企业有技术难题,还是检测服务要求,本协会都是有求必应,力尽所能,一心一意为企业排忧解难,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利用纤检所实验条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纤维协会在 2011 年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多种渠道捕获信息,培训人才,更新技术知识,跟上时代步伐,适应现阶段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技术检测的保障,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民生,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为行业企业提供一个生产经营的服务平台。首先,规范行业管理,推崇诚信经营。益阳行政辖区内服装、床上用品、絮棉制品生产、经营企业万余家,产地广、品种杂,即需发展行业经济也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只有规范行业经营行为,形成质量追塑制度,遵守行业监督机制,推崇企业诚信经营才能保障产品质量,扩大本土产品市场份额,保障产品质量消费安全。其次,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市场有序流通。纺织品与絮棉制品的市场较为复杂,超市、学校、医院、宾馆、幼儿园等都是老百姓最热衷关注的消费场所,产品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只有从生产环节着手把住质量关,加强行业自律,才能保障市场有序通,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第三,服务“三农”,当好政府助手。根据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纤维协会在今年的工作中,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配合农业部门,在益阳本土建设好《苎麻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让本土苎麻这个特色经济焕发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