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全科医师培训和中医医院业务骨干培训
学会组织专家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3000多人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10项以上,村卫生室能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4项以上,基层医疗机构为老百姓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按照省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组织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全科医师培训和中医业务骨干培训。
二、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和乡镇卫生院的对口支援工作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中医药学会、市医学会组织专家开展“三下乡”活动,送医送药送科普宣传资料到安化县、桃江县、沅江市、赫山区、资阳区、南县、大通湖区农村,深受老百姓的欢迎。组织市第一中医医院专家2次到安化县小淹镇卫生院进行对口支援工作,专家通过坐诊、查房、授课,帮助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提高了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召开中医药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
学会组织120多名会员召开了中药灌肠和中药透皮治疗专题讲座,进行了学术交流。聘请湖南中医药大学专家教授和市第一中医医院专家授课,组织会员在市第一中医医院进行了现场观摩。
四、认真开展创建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活动
在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正确指导下,安化县和桃江县认真开展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分别于今年4月和7月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评估验收,安化县和桃江县成功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五、认真开展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
学会组织中医药专家对全市各中医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认真开展中医医院等级评审专家指导工作,为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高了全市中医医院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2015年,益阳市中医医院通过了省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的“二甲”评审。至此,我市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为“三甲”中医医院,安化县中医医院、桃江县中医医院、南县中医医院、益阳市中医医院为“二甲” 中医医院。
六、认真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宣讲活动
为了在我市更好地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进一步有效推动我市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进社区、进家庭,让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更好的为大众健康服务。学会派市第一中医医院专家每周为老年大学学员作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专题讲座。专家的精彩演讲,深入浅出,适用性强。
七、积极参加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
在今年的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中,学会积极响应市科协的号召,认真组织专家、健康科普宣传资料、药品参加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为老百姓开展义诊、健康咨询、发放健康科普宣传资料、药品,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八、认真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
通过实施国家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市第一中医医院完善了中医“治未病” 服务平台建设,开展“治未病” 服务标准、规范及指南的实施与推广,在群众中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科普宣教,为下级医疗机构和社会性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提供咨询指导和技术培训,每月组织专家下基层指导1个下级医疗机构开展“治未病”及康复服务工作,每次提供咨询、健康评估、干预等服务150人次以上,带动了全市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逐步构建全市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推进和规范中医体质辨识、健康评估和健康干预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