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我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任务完成,益阳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坚持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保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截止二月底,已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3.8亿元,为今年工作任务的31.6%。
一是领导重视。为了做好我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协会制定了相关制度,公布了服务指南,明确了专人负责。特别是今年的登记任务重,一季度春节及新冠肺炎影响因素大,协会坚持变压力为动力,在确保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多下企业,了解情况,宣讲政策,收集应登未登合同,并对去年底未登的合同进行补登。
二是政策宣讲,去年下半年以来,协会高度重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工作,集中主办了有260人参加的“全市技术交易后补助政策解读”培训班,聘请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陈海兵主任授课,各县(市)、区也相继举办培训班,邀请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点负责人介绍技术交易合同登记及后补助政策解读。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宣讲,企业领导引起了高度重视。
三是服务到位。面对疫情,企业复工时间推后,登记人员与技术合同当事人减少接触的情况下,我们实行让技术合同当事人“不跑腿”、“零接触”工作方法,合同文本采取扫描传输,登记指导采用远程操作,问题咨询采用电话联系,让企业享受到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事项快捷便利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