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学术 > 学会工作新闻
气象学会:公益小记者近距离探秘气象科学奥秘
时间:2021-02-05 11:00 来源:益阳市气象学会 作者: 罗婷、范雨娴 浏览次数:

“气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密切联系”“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有哪几种常见的天气”……2月4日,益阳市青少年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迎来了20余名少年公益小记者,他们怀揣着各种问题,开始了一场奇妙而又独特的气象之旅。

走进科普基地,气象科普志愿者向小记者们介绍了天气预报制作流程、气象观测资料的采集和数据处理、卫星雷达的工作原理、各类常见天气现象以及形成原因。并以《春满人间气象新》为题图文并茂地向大家讲解了气象的含义、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气象灾害的类型、定义和防御指南。“探空气球能不能回收,会不会爆炸?每天放多少个探空气球?为什么雷达图是6分钟一次?”整个气象科普课堂现场气氛热烈,小记者们积极互动回答问题或提出疑问。通过气象科普知识的学习,小记者们不仅了解了日常天气知识,更学习到气象对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此次活动拉近了他们与气象科学的距离,增强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据悉,益阳市气象学会一直以来都把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列为工作重点,广泛接纳和开展各类气象科普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2020年益阳市局被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评为第七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

接下来益阳市气象学会将继续以热情和专业的态度积极促进气象知识的传播,为广大青少年搭建良好的气象科学实践平台,全力提高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防御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