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少年 > 工作新闻
馆校合作,育见未来:大学生志愿者点亮孩子科学梦
时间:2025-09-04 11:39 来源:市科技馆 作者: 詹娟 浏览次数:

这个暑假,益阳科技馆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的“新老师”——来自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盛洁和徐莹。她们以科技馆为舞台,为中小学生带来了两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也在科技馆与学校之间架起了一座充满创意与温情的教育桥梁。

盛洁和徐莹同学依托科技馆“馆校合作”平台,先后开展了以《太空探秘小课堂》和《四季的奥秘》为主题的科普教学活动。她们不仅把复杂的科学知识“翻译”成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更通过模型展示、互动实验、趣味问答等形式,让课堂变成了探索世界的窗口。

在《太空探秘小课堂》上,孩子们瞪大眼睛,听着老师讲述中国航天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探月”的辉煌历程。当盛洁老师问到“火箭最尖的部分叫什么”时,一个小男孩抢着回答:“整流罩!是保护卫星的帽子!”而在“设计我的火箭”环节,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更是让在场的家长和科技馆工作人员赞叹不已。有孩子为火箭装上“空调”,因为“要去金星散热”;也有孩子要给火箭装“翅膀”,因为“这样更像一条龙”。科学梦想,就在这些稚嫩而热烈的表达中悄悄萌芽。

《四季的奥秘》课程则从我们的生活环境出发,徐莹老师用精美的课件和实物模型,为孩子们揭示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联系。她从益阳本地的月平均气温图表讲起,逐步拓展至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甚至带领孩子们一起朗诵节气歌谣。在讲到“为什么夏天白天长、冬天白天短”时,她用一个简单的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阳光照射,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斜射”与“直射”对温度的影响。一位陪同听课的家长感慨地说:“这样的科普课比我们小时候照着课本念有意思多了,孩子回家还在念叨‘地球是歪着头转圈的’。”

这两场活动不仅仅是知识传递,更是“大学—科技馆—中小学”三方联动机制的一次成功实践。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借助科技馆这一优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实践平台;科技馆则通过引入高校力量,丰富了科普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而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得以在课本之外触摸更广阔的科学世界,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

“我们特别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课堂,”益阳师专带队教师表示,“科技馆正是他们实现教学相长、服务社会的最佳舞台。”而科技馆相关负责人也指出,“馆校合作是科技馆履行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我们不仅要让展品‘活’起来,还要让课堂‘动’起来,让孩子成为科学探索的主人。”

未来,益阳科技馆将继续深化馆校合作内涵,拓展课程覆盖范围与活动形式,推动科普资源融入教育日常,也让更多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收获成长。正如两位科普老师在课后所说:“孩子们的眼睛里有光,那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能守护这样的光芒,是我们作为未来教师最幸福的时刻。”

科学教育不是单方面的灌输,而是一场温暖的点燃。在这个夏天,科技馆、益阳师专与中小学携手合作,共同为孩子们点亮了一盏通往科学世界的灯。而这盏灯,必将照亮更多稚嫩而坚定梦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