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协要闻
为推进家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尽一份力——专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贵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少奇
时间:2022-08-15 15:43 来源:益阳市科协 作者: 浏览次数:

 

周少奇院士

“山乡新巨变 共享新洞庭”关键是要抓好绿色发展、环境保护。从以前的‘山乡巨变’,到这一次的‘新山乡巨变’,其中有一个重要内容——乡村振兴。”8月13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贵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少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本次活动中,周少奇把重点放在乡村环境保护问题上。他认为,推进乡村振兴,要特别注重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污水处理和美丽乡村建设,这些也一直是益阳很重视的工作。抓好生态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鱼米之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考察完益阳高铁南站、“一园两中心”等地后,周少奇表示,家乡益阳是有山有水的一块宝地。但农村生活污水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一些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不平衡的农村地区,特别要结合洞庭湖区水质保护工作,着重关注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努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工程,想方设法解决如何使用新型技术推进农村污水处理等问题。“部分地区的农村存在污水排放点位分散、收集困难等治理难点,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治理举措,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长效管护。”针对散户污水处理等技术难点,他还将开展一系列相应的考察,针对性地到人口规模较小的平原村庄和粪污不易集中处理的山区、丘陵边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进行实地调研,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

 “我们承担了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已经5年多,目前项目取得了很好的突破和不错的成果。所以,我认为很多事可以结合起来做,比如说农村污水处理,针对散户的农村污水处理,我们开发出来一种完全无动力的和一种微动力的技术,这样比较适合于这些山区散户,同时也包括洞庭湖周边的这些地区。目前已经实现了分散化、小型化、设备化。这项技术投入成本并不高,运行成本也非常低。”周少奇向记者介绍在污水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果时表示,此项技术值得广泛推荐,并具有可应用、可发展的前景。“此次回到美丽的家乡,我们希望可以优先在益阳(中心城区)周边区域进行推广,为家乡的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尽一份绵薄之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