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区管委的正确领导和在市科协的具体指导下,2006年度,大通湖区科协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团结发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思路,普及科学知识,着力解决农村科技缺乏问题,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和我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就2006年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纲要》学习,促工作能力提高
2006年,对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来说,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我国第二次全国科学技术代表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先后召开,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又一个春天。为了做好新形势下的科协工作,我们区科协对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落实。首先,区委召开办公会议专题研究科技工作,传达了二个会议的会议精神,将《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纲要》学习列入了区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制定下发了“大通湖区科技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二是区科协、各镇机关都组织了学习《纲要》的专题讲座,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振奋了精神,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三是利用全国科普日的宣传活动,下发《纲要》及其学习辅导材料500套,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将《纲要》的学习宣传落到了实处。
二、抓科普宣传,促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
今年我区科协重点组织开展了五月份“科技黄金周”和九月份“全国科普日”两次大型的科普宣传活动。
1、科技黄金周活动。今年五月的科技黄金周活动从5月20日―26日在全区范围开展,由副区长吕尔洲挂帅,区办公室、社会发展局、农水局、老科协、区电视台、各镇办事处等单位参与,以“加强自主创新,携手建设创新大通湖”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科普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全区共悬挂横幅16幅,张贴标语600多条,自办宣传栏8个,出动宣传车2台,开办电视栏目1个,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各镇办事处共授课10堂,受训农民达1000人。此次活动重点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次科学技术代表大会精神及作物高产栽培、龙虾养殖、水稻田间管理、水产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
2、全国科普日活动。今年9月16日的全国科普日,我们组织开展了五大主题宣传活动。一是“宣传《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纲要》讲座”,二是“探索科学奥秘,成就未来梦想,青少年科技创新知识培训”,为加大青少年科学普及力度,我们采取走出去参观学习,请专家进来授课指导的形式着力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骨干指导教师。三是“平安校园行”活动,请区交警大队警官和消防大队官兵,给中小学生进行交通、消防安全讲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四是“预防疾病、健康生活、普及卫生知识咨询、义诊”,我们组织了区人民医院、区疾病控制中心、区计生服务站、区血防站、区卫生监督所、河坝镇科协等单位30多名专家型科学志愿者,在河坝镇中心城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义诊、健康咨询活动,活动期间发放科普资料5000多份,义诊100多例,咨询100多人次。共吸引1600多名群众参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五是组织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流动现场会。以区镇两级科协为主,联合一批科技示范基地,组织广大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召开现场会四次,直接参与人数600多人,其中甘蔗新品种繁育推广现场会共展出新品种12个,现场确定推广新品种2个;焦藕现场会、水产养殖现场会重点推广异育银鲫养殖技术、网箱养鳝防病新技术;果蔬新品种现场会,观看了新引进的柑桔、雷竹等品种的生产情况。
三、抓当家农民培训,促种植养殖水平提高
为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他们的种植养殖技术水平,我们组织了一批农业专家在各镇村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当家农民培训”活动开展以来,共举办农业、植保、养殖、果树等各类培训班100多次,培训农村技术骨干1.4万人,并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围绕项目实施开展科技培训,如大通湖渔场今年多次请省农大教授、市水产畜牧局局长、总工程师上课,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四、抓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区科协与区农水局、区电视台联合开办的《农业科技园地》,自2001年开播以来,坚持每周一期,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主办农技讲座,发布病虫通报,为农民搭起了一座致富的金桥 。
2、各村开通了无线广播,及时向农户宣传党和政府有关政策,指导农户生产。
3、区科协组织开展科技项目调查,组织包装了一批项目,建立了大通湖区科技项目库,给农户提供咨询服务。
五、抓青少年科技创新,促素质教育开展
青少年科技创新,是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建区以来,这项工作有些弱化,今年年初区科协与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多次协商,制定下发了《大通湖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方案》,各学校明确了一名分管校长,并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建立了辅导员队伍,成立了学生科普活动小组,开设了相关课程。区科协与区教育部门一道组织了青少年科技创新辅导老师的培训及参观学习,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创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六、抓典型示范,促全面发展
1、配合市科协、市委宣传部,搞好“我们村里的好村官”系列报道活动,推介了二位典型村主任和一个村支部。
2、全区逐步建立了12个“科普示范培训基地”、12个“科普示范村”,新树立了2个省级科技示范户,29个市级示范户,一个科普示范镇。并产生了很好的辐射、推广作用。
3、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如:河坝镇河万村,近四年来村里划出面积每年引进20多个新品种,进行品系对比。省级科技示范户陈伏喜,先后从浙江、安徽等地引入100多个花色品种苗木,对适用我地的品种予以推广。区科协承担了区委交给的“我区糖业产业发展前景调研”及“甘蔗品种改良”课题,今年引进新品种16个,种植面积7000亩,平均亩产6吨以上,并推荐了二个最高亩产达9吨的新品种明年大面积推广。蕉藕及加工企业的引进,并实行订单农业,给周围群众带来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