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增强全区科技意识
为营造学科学、讲科学、爱科学和用科学的浓厚科普氛围,增强全区科技意识,我们认真扎实的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
1、结合全国科普日活动,集中宣传。今年的全国科普日,继续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生命安全”为主题,结合我区实际,从9月18日―25日,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在全区上下反响强烈。9月18日,区科协联合卫生学会、大码头街道科协在石码头社区举办了资阳2009年全国科普日暨科技进社区活动。活动现场精彩纷呈,展出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科技展板40块和挂图60幅,主要宣传卫生、药品、禁毒、能源、环保等科普知识。来自人民医院、眼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6家医院的40多名专家为群众义务诊疗800多人次,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接待群众120人次,发放相关科普资料5000多份册,还举办了卫生保健专题知识讲座,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热烈欢迎。
同时,在科普日期间,为配合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区科协与卫生、环保学会在全区主要路段、广场、街道社区举办了“普及科技知识、争做文明市民”巡回展览。还有农口学会、教育学会、汽车路街道科协、迎风桥镇科协等学会,结合本行业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据统计,科普日期间组织科技下乡3次;举办科普图片展览展出展板挂图300块(幅),受教育群众2万余人次;举办科技讲座5期,参加人员210人次;举办科技竞赛15次,参加人员480人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21期,参加人员2810人次;共发放资料12种19000份(册)。
2、充分利用科普宣传栏,经常宣传。宣传栏是人民群众身边的信息窗口,传播科技知识的有效载体。几年来,我们积极主动地做工作,争取街道、乡镇党委的重视与支持,目前,我区各社区及40%的村建立了科普宣传栏,长春镇实现了村村有科普宣传栏。利用这些宣传栏向周围群众宣传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知识。我们免费提供宣传资料,邀请科技人员现场指导,确保质量,定期更换内容。此外,农口学会、卫生学会组织科普志愿者经常进社区、下农村,把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二、围绕农民增收致富,积极开展科普惠农兴村活动
一是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今年举办种、养、加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86期,培训7510人次,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科技致富的技能;二是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作用。多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培养发展了大批科技示范户。今年,对科技示范进行了重新登记造册并建立档案,经考核确认,目前,我区拥有各级各类科技示范户6185户,其中省级25户、市级148户,这些科技示范户是推动农村科普工作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今年被评为省级科技示范户的张新安,兢兢业业从事科研和推广工作,共引进花卉苗木新品种20多个,举办培训班21期,培训810余人次,编印科技资料3000多份发给农民,手把手传授技术,现身说法,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帮助周围15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并带动一片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三是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今年全区累计推广新技术31项、新品种80多个,大多产生了很好地效益。如农学会推广的水稻旺、壮、重高产栽培技术和轻简栽培技术,为农民节省用工218万个,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四是继续巩固和发展科普示范基地。我们在巩固原有科普示范基地的同时,今年又培植发展了益华园艺科普示范基地和长春花卉苗木科普示范基地,两基地均被评为益阳市先进科普示范基地。一个基地将带动一片产业,如长春花卉苗木科普示范基地的建立,带动周围3000多亩花卉苗木大面积开发。五是壮大农技协队伍。今年扶持发展了绿色农技协会和南门桥养猪协会,其中绿色农技协会被评为省先进农技协会,至此目前,全区拥有农技协16个,会员2810人,将为推动农业产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三、围绕构建和谐资阳,大力实施社区科普示范工程
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搞好社区科普工作是城镇科普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我们大力实施科普示范工程,培植发展了金花坪、群众街、南岳宫、文昌阁等4个科普示范样板社区和15个科普文明大院。以典型引路,带动全区社区科普工作的全面发展,现在社区居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在逐步提高。社区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每个社区都建立了科普宣传栏、科普学校、图书室,组建了20人以上的科普志愿者队伍,为开展经常性地、群众性地科普活动奠定了基础。
四、围绕创建品牌,组织企业科协开展自主创新活动
我们把创建品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抓手。今年,我们与有关部门配合,先后组织了12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宇晶机器、瑞亚高科、富强农机、湘味食品、龙建达电子等企业,开展科研攻关,培训企业职工技能,促进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五、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
区青少年科辅协会在主管局的支持下,面对全区中小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参与学生2800人次;组织开展科技讲座3期;未成年图片展览4次;参加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获市一等奖2个、三等奖3个、三等奖6个,为我区争得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