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县科协制定过硬措施,积极扶助农技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到2013年3月,全县成立农技协138家,比2008年增加了72家,长幅为209.1%。会员人数11700人,比2008年增长5652人,长幅为193.4%。在县科协的大力帮扶下,全县有15家农技协获地方财政、农开办、科技项目奖补,66家农技协被评为省、市、县先进农技协,4家农技协成功获得国家“科普惠农兴村”奖励,1家农技协获“全国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殊荣。
一板斧:成立上突出一个“帮”字。农技协的成立,并非一帆风顺。大多数农技协处于初创与不成熟阶段,负责人既不懂得办理程序,也不懂得管理规章。县科协急农技协之所急,一方面,积极与县民政部门协调,简化申报、登记、办证手续。去年到今年,县科协领导先后五次到县民政局协商,通过多次协商达成共识,简化了农技协的登记程序,确立了协会的合法地位,降低了协会成立“门槛”;二方面指定专人,为新建农技协介绍情况,讲解政策,帮助他们制订协会章程、召开会员大会、制订会员管理制度。县科协普及部长晏振华不辞辛劳,先后深入到南洲镇新星生态科技协会、中鱼口乡广源生猪养殖协会、青树嘴镇葡萄种植协会、厂窖镇红武生态养殖协会等12家农技协,帮助制订章程、建立制度、召开代表大会,撰写制度、章程、会长发言、会员义务等材料共计150多篇,字数达10多万字。
二板斧:管理上突出一个“引”字。县科协深入调查研究,引导农技协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新路,鼓励农技协会创建品牌。如南县特种水产协会下属单位顺祥水产,在县科协的指导下,创建了“渔家姑娘”这一全国知名商标,打入了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市场;中鱼口农夫老坛蔬菜种植协会、中鱼口乡朝阳蔬菜种植协会也在县科协的引导下,将“农夫老坛”、“朝阳湖牌”两大蔬菜品牌推向全国;和滨草龟养殖协会更是在县科协的直接指导下,大力发展原生态草龟养殖,创造了“洞庭草龟”全国品牌,2008年一举进入了奥运市场。县科协大力扶持农技协、发展农技协的成功做法,被2012年5月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协研究》采用。
三板斧:发展上突出一个“推”字。县科协经常下乡下村,为农技协送去最新的技术资料,组织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仅2012年,县科协就为18家农技协送去技术资料15万余册。2012年4月,县科协党组在南洲新星生态协会成立党支部,并申报县委组织部登记,挂靠县科协党组管理。县科协还对作用发挥好、成效显著、带动作用大的农技协会进行经验总结和推广。2012年12月,以报道协会成功作法的文章“专业协会三进村,太阳山成了聚宝盆”在《湖南科技报》上发表。为了助推农技协发展和壮大,县科协还积极申报项目,为协会争取资金。近四年来,县科协先后成功的推介了和滨草龟养殖协会、凯利特种水产养殖协会、洞庭明珠养殖协会、众盈棚鸭养殖协会入选“科普惠农兴村”项目,争取了奖补资金共70万元。今年又申报了新星生态科技协会、红武生态种养协会两个项目,从财力上力推农技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