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于11月26日至28日在成都召开,本届论坛延续“开放、信任、合作”主题,设置主论坛、世界数字经济论坛以及16场分论坛,线上线下同步进行,面向全球网络直播。300余位国内外嘉宾围绕气候变化、灾害治理、生物科技、种质资源、元宇宙、“双碳”驱动等议题,展开了一场闪烁智慧的思想碰撞,引发南县干群热议。
有干群认为,今年的论坛在延续往届论坛高站位谋划、国际化视野、重量级发布等特点基础上,还特别突出面向基础研究和落地服务两个特点。策划高端对话,聚焦数学、物理、天文、地理等基础研究领域,邀请国内外基础学科知名科学家,着眼当前和长远,兼顾挑战和机遇,围绕基础学科促进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行现场互动交流,推动基础研究国际合作。
有干群认为,新增的平行论坛阵容强大,包括诺贝尔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在内的300余位国内外高层次嘉宾。议题丰富,既聚焦当下热点和未来趋向,也紧紧围绕战略布局和产业发展,如生物材料与工程前沿、基础设施网络电磁安全、下一代航空科技装备等,深受启发。
有干群认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以《城市工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为题的演讲非常精彩,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制度创新是打开公园城市之门的钥匙。一个城市或区域要实现公园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兼容,离不开制度创新。要做到“公园城市不怕建工厂,工厂里面有公园”,必须要以制度约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低碳型制造体系,以循环、集约、健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来实现资源、能源的梯度利用,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发展。
其他干群认为,全球范围内知识、技术创新速度加快,科技发展呈现多点突破、交叉融合的态势,以开放推动和引领创新已成为大势所趋。通过举办大型交流活动,中国愿同国际科技界一道,推动工程科技的开放合作和互惠共享,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