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致认为,现在的科普工作跟以往的科普工作不一样,以往是通过书籍和展板向公众科普,当前科普工作正在由线下平面化向线上线下数字化、智能化结合的方向发展。网络时代信息爆炸,通过微博、网络、微信形式传播的科学信息已经占到80%以上。科学性、正能量的科普内容传播快、影响大,伪科学、反科学的不良信息在网上传播快、影响大。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对科普传播的内容和方法提供了新的机遇,所以《意见》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丰富科普作品的形态和传播渠道,让公众在深度体验和互动过程中不断提高科学素养。
大家一致认为,针对新兴产业和科研科技科普不足的问题,我们现在很多的前沿科普是通过热点问题大大促进的。比如新冠疫情带来了病毒学的大普及。从病毒传播等科技知识通过热点问题在公众中广泛普及的现象可以看出,广大群众迫切需要了解前沿的最新知识,因为如果不了解情况、不了解利弊,会造成一些混乱。所以《意见》强调,要发挥科技创新对科普工作的引领作用,聚焦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向公众普及科学的新发现、技术的新成果,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有很多科技资源,每年有很多的项目和成果,全球科技创新的进展也很快,要把这些科普化,介绍给广大群众。
大家一致认为,针对应急科普不足的问题,特别是防火、防震、防疫、防洪、抗旱这些紧急避险和应急救援的专业领域科普,相对还不足。所以《意见》强调,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领域科普工作的组织协调、服务引导、公共应急、监督考评。要建立应急科普机制,统筹日常和应急科普工作,加强行业领域的科普公共应急工作。
大家一致认为,针对网络科普中间存在的问题,《意见》要求加强主流媒体的示范引领作用。特别要强化新兴媒体的责任意识,对科普作品等传播内容的科学性进行把关。要加强科普舆论阵地建设和监管,整治网络传播中以科普名义欺骗群众、扰乱社会、影响稳定的行为。
大家一致认为,要发挥好网络科普力量作用。把网络科普队伍作为重要新生力量支持和培育,引导其传播正能量、增强科学性,更加便捷地服务广大群众。同时,整治网络传播中反科学、伪科学的内容,以及以科普的名义欺骗群众、扰乱社会、影响稳定的行为。
大家一致认为,还要推出一批感染力强、影响力大的科普作品。聚焦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群众关心度比较高的前沿科技,推出一批弘扬正能量、公众喜闻乐见的优质科普作品,大力提升科普原创能力。